带空间嫁村霸相公,被婆家团宠了 第6章 第一次赶集

“那就一起去,走吧。”

小胖墩咧着嘴,笑眯眯的跟在余岁欢后面,真好,终于有人跟他一起玩了。

河边挖野菜的人不少,不过今天没有看到春杏。

她瞅准一片野菜,蹲下来开始拔。

小胖墩有样学样,不过他分不清什么是野菜和野草,只知道拔,然后把拔的统统塞进余岁欢的篮子里,很快就满了。

余岁欢自己吃不了多少,索性也没说小胖墩,等回去把草捡出来就行,于是抬头对他说道。

“时间不早我要回家了,你也赶紧回家吧。”

“那,那我明天还能跟姐姐一起玩吗?”

好不容易找到个玩伴,他还没玩够,这里人太多,他好想单独跟姐姐玩。一股令人烦躁的情绪涌上心头。

“能啊,我明天还在这里挖野菜。”

小胖墩挠了挠头,有些不舍的点点头,朝着村那边不远处一座气派的青砖四合院走去。

他一走,挖野菜的那些人就开始窃窃私语。

余岁欢也听了个大概,这小胖墩名叫陈大宝,是隔壁村陈地主的小儿子,不光傻,还有疯病,发起疯来满村子乱跑,就这种傻子一家人还当眼珠子疼。

她恍然大悟,怪不得穿的好,吃的胖,原来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至于发起疯来满村乱跑,这种智力不健全的人大部分有精神上一类的疾病。

她提起篮子就要走,忽闻有人喊她。

“欢欢,我猜的还真对,你果然在这里。”

春杏看到人,小跑着朝着这边走来。

“春杏,你找我什么事?”

余岁欢也迎上前去。

“明天镇上有集市,我连夜绣了一条手帕准备明天拿去给绣楼掌柜看看,顺便买些绣线,你要不要一起去?”

“去,去,我也想去镇上看看。”

她本想着还要等几天才能去,没想到这么快,正好明天去镇上把那个金坠子卖了。

两人约定好时间,余岁欢就提着野菜回家做饭。

她一边吃饼子野菜,一边想着,等明天有钱了,她要买一大块猪肉,红烧肉,包饺子,肉包子,吃个过瘾,再也不吃喇嗓子的饼子和野菜。

这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余岁欢就起床了,收拾好正好听到门外有人喊她。

她挎起篮子出了门,路边春杏跟一个壮实的汉子赶着一辆牛车停在那里。

“欢欢,快过来上牛车,今天镇上大集可热闹了。咱们办完事还能逛一逛,等下午趁着我哥的牛车再一起回来。”

余岁欢快走上前,坐在春杏旁边还不忘对着赶车的汉子说了一声。

“谢谢春杏大哥。”

“妹子不用客气。”

李春生嘿嘿一笑,样子有些憨厚。

这牛车虽然不是很快,但是那也比两只脚走路强太多,最起码人不累。

路上春杏高兴的把手帕拿出来给余岁欢看。

“欢欢,我平时绣一方带花样子的手帕差不多要两天,你教的这个花边简单,字也简单,一晚上的功夫我就赶工出来一个,你看看怎么样。”

她默默把手在身上擦了擦,才接过。

“绣的真好看,那种传统花样子的虽好,可是看久了就觉得千篇一律,这云锦纱薄如蝉翼还透气,这些花边跟字仿佛飘在上面,让人眼前一亮,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欢欢,你说话真好听,会认字就是不一样。”

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走了大概有两刻钟的时间,就到了 青山镇上。

可能因为大集的缘故,镇子上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络绎不绝。

牛车在鸳鸯绣楼门口停了下来。

“小妹,妹子到了,你们逛完了就还在这里等我,我忙完了就过来接你们。”

李春生一手拿着赶牛鞭,另一只手赶忙去扶春杏。

“知道了大哥,你快去拉货吧。”

两个人下了牛车,只觉得屁股酸麻。

目送李春生驾着牛车远去,两个人这才进了鸳鸯绣楼。

余岁欢第一次进这种店铺,心里充满好奇。

店中四面摆放了很多木架子,上面挂着各种绣了花的成衣,披风,帘子,枕套,被面。

小一点的抹额,手帕,鞋垫,香囊都应有尽有。

店里挑选的人不少,招呼人的女子们也不会因为顾客穿着不好而看轻任何人,不管对什么客人都是一视同仁,细心讲解,这点倒是让余岁欢高看了一眼。

“春杏姑娘来了,这次又绣了什么好东西?”

说话的是柜台里一个梳着妇人发髻的女人,大概二十多岁,说话间眉眼带笑,观面相就带着生意人的精明。

“就是新的了一些花样绣了个手帕出来,送过来给掌柜的您看看,如果看得上能收,我就回去继续绣。”

春杏笑的腼腆,从篮子里拿出包着手帕的蓝布放在柜台上。

老板娘打开蓝布的一瞬间也被云锦纱做的手帕吸引。

薄如蝉翼的料子周边儿绣了简单的花纹,虽简单可看着就是好看,上面只绣了两句诗,那字好似漂浮在上面,最重要的还是双面都绣了字,反面一点也不杂乱,新奇的很。

这双面都绣的针法只有宫里的绣娘,或者知名大绣坊里面养的专业绣娘才会,轻易不外传。

这春杏姑娘不知怎的竟学会了这一手。

掌柜的蕙娘脸上挂着笑,满意的点点头。

“真不错,反面一点也不杂乱,干净整洁,料子用的云锦纱,这花样简单却胜在稀奇,你等着,我去请我家东家过来掌掌眼,保准给你个好价钱。”

本来收东西这种小事根本不用去劳烦东家,蕙娘她自己就可以做主。这阵子东家一直愁眉不展,只因县城的铺子被一家新开的绣楼打击的不轻,生意一落千丈。

如果只单单论绣工的话,两家不相上下,鸳鸯绣楼甚至更好一些。

可对家总是能时不时出一些新的款式吸引人,她们家自然就渐渐落了下风。

春杏姑娘绣这双面绣帕子,她看着都稀奇,说不定东家正需要这种新奇样式。

想到这里,蕙娘脚下的步伐不由得快了几分。

春杏和余岁欢暗暗对视了一眼,不由的会心一笑。

看来这个帕子真的能挣钱。

此时哒哒哒的马蹄声传来,一辆颇为豪华的马车停在了鸳鸯绣楼门前。

一个小丫头撑起车帘从马车上面跳了下来,随后又从车厢里走出来一个衣着华贵的年轻妇人,在小丫头的搀扶下,缓缓走下马车,朝着店里走来。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