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巨轮撞开了薄雾,巨大的身躯在修长的码头上停靠下来,舷梯被缓缓放下,然后早就已经迫不及待等在甲板上的人,就匆匆下船。
第一个走下舷梯的是一个士兵,他的身后依旧是士兵,密密麻麻的士兵,一个挨着一个,就这样不声不响的在码头上列队。
他们没有喊什么口号,只是自发的一个挨着一个站好,等人齐了之后,立刻就带着他们的武器头也不回的离开。
很快,一个团的士兵就全部卸载完毕,包括他们携带的武器,还有可以打一场战斗的充足的弹药。
吊车将船体内搭载的汽车吊了出来,紧接着是榴弹炮,然后是一箱一箱被固定在一起的弹药。
很快,隔壁的码头上,又一艘货轮停靠稳定,缆绳被水手缠好。这艘巨轮的舷梯同样被缓缓放下,同样是一列列的士兵就这样走下舷梯,彷佛担心打扰到别人一般,一声不响的集结,然后开出了港口。
一个早晨起来出摊卖早点的老妇人看到了走出港口的部队,她先是一愣,然后脸上竟然就露出了笑意。
甚至,她都没继续吆喝,就这样把自己的食材摊开,用滚烫的油锅炸出了一根根金黄的油条——这东西是从东湾岛上传过来的吃食,听说在布纳斯非常的流行。
最开始这玩意儿是从唐陌的厨房流传出来的,再后来就成了贵族们最喜欢的早点。配上豆浆,让人欲罢不能。
更何况,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东西外形金黄,宛若金条一般,所以吃了之后,多少能沾一些唐陌的财气,因此也被称为炸金条。
于是乎越传越广,最终成了一种风气,然后形成了一股浪潮,变成了一种大众美食。
随着临水城的建设越来越好,围绕着这里讨食吃的人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这种早餐也就开始流行起来。
放在过去,这种奢侈的早餐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就连正餐,这的人也不敢如此奢侈。
可是随着大家赚的钱越来越多,生活水平也变得越来越好,对物质的需求就水涨船高起来。城市里开始出现卖服装的铺子,有些富裕的家庭,还有属于大唐集团的那些大楼里,甚至都用上了电灯。
有需求就有市场,就好像学校门外的鸡蛋饼一样,只要寒暑假结束,那辆车子就会理所当然的停在那里,风雨无阻。
“来!小伙子!拿上这个!”老太太一点儿不害怕的将炸好的油条递向了一个经过自己的扛着枪的士兵。
那士兵微笑着点了点头,碧蓝色的眼睛里满是笑意的拒绝:“谢谢,不用了!我们都吃过早饭了。”
他的身后,另一个黑色眼睛的人同样摆了摆手:“随便拿贫民的东西是不行的!大娘!这里不安全,你快回去吧!”
“瞎说!这盼星星盼月亮的,老太太我今天可算把你们都给盼来了,怎么可能回去?”老太太知道对方也看不上自己的这些油条,随手放在一边,就这么笑着看经过自己摊位的部队,就好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早起的工人,还有上班的一些人同样看到了这些开出港口的部队,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就这么站在路边,好奇的打量着这些他们从未见过的,外形怪异的部队。
这些部队都穿着灰绿色的军装,头上顶着铁锅,穿着啰嗦的背心,上面满是鼓囊囊的口袋。
每一个士兵都背着看起来很大很沉重的背包,腰上挂着铁铲水壶粮袋还有刺刀。
当然了,他们的装具普通的临水城市民是看不懂的,不过看着那整齐的步伐,随着步伐微微晃动的如同森林一般的朝天的枪口,他们本能的对这支部队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
“啪,啪……”一个站在路边,准备去码头工作的搬运工看着这支部队,终于忍不住开始拍打起自己的双手。
他自从知道了大唐集团,知道了一个罪民将会回归,带领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的那天起,就开始盼望着今天的到来。
现在,他终于看到了大唐集团的部队,等到了大唐集团来拯救他们的这一天。
所以他激动的拍打起自己的双手,来欢迎这支步伐整齐划一的威武之师。
听到这掌声之后,又一个路人跟着拍打起了自己的双手,掌声越来越多,欢呼声也开始此起彼伏。
好奇的人们推开了自己的窗子,然后就有人兴奋的欢呼起来,有人从房间里拿出了水壶,有人抱着廉价的水果,有人甚至康慨的抓着鸡蛋。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城主府,一名侍卫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把自己刚刚获得的消息汇报给了自己的上司:“大人,大人!不好了!不好了!港口那边,港口那边杀出来了许多别国的部队……”
他话说到一半,推开房门整个人就愣在了那里,房间里早就空无一人,甚至连被褥铺盖都已经被收拾干净带走了。
看起来,昨天晚上,这位老大人就已经拿着他的百万金币,欢欢喜喜的去养老了。
别说临水城早就已经没有了反抗的资本,就是有兵有将,这位拿了少说一百多万金币的大贪官,自然也不可能横下心来抵抗的。
说实在的,大唐集团打赢了,他还有一点点配合行动的香火情,大唐集团打输了他这个贪官怎么和郑国的上司们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所以在这个时候,提桶跑路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先去城外的庄园里避避风头,等看出胜负来了,再决定去东湾岛避难,还是回自己老家享福。
大唐集团给这位老城主的选择其实不错了,所以他非常合作的连夜闪人,没有任何留恋的意思。
这侍卫左看看,又看看,终于还是反应过来,赶紧退出了屋子,往自己家的方向狂奔而去。
临水城!要变天啦!
在这个侍卫回家去收拾细软,准备跑路的时候,临水城的兵营内,士兵们已经脱下了难看而且相当不实用的郑国军服,换上了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大唐集团的军服。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经营,如果还不能控制临水城的城防部队,那大唐集团的蒲公英们也别干了,直接回学校里补课去算了。
整个夺取临水城的作战行动非常的顺利,甚至都没有响起枪声。早就开始暗地里自称唐人的平民们,很快就让街道重新热闹起来。
大量的部队直接从港口侧面就开出了城市,只有一个团的部队象征性的穿过了街道,宣示了大唐王国对这个城市的主权。
紧接着,第一批上岸的大唐第1师就马不停蹄的开始了向外扩张,沿着公路,这些士兵开始了疯狂的“进攻”。
与其说是进攻,不如说是赶路。哪怕只是看那些狂热者惹出来的乱子,就可以确定,大部分地区的平民都是支持大唐军队的。
开进非常顺利,所以跑起来的海军陆战队第1师又一次“丢盔弃甲”,把辎重全丢在半路上了。
某支部队的光荣传统被又一次继承,连续几次作战,消耗最多的物资并不是武器弹药,而是罐头面包雨衣还有帐篷……
无奈的后勤部队甚至都在开始建议,削减部队携带的弹药,以增加他们施舍平民的能力……
总之,在大唐集团鲸吞郑国的这场战争的初期,战斗爆发的非常少,甚至大多数部队都没有遇到任何抵抗。
坐着汽车的大唐集团士兵在郑国腹地的公路上横冲直撞,经过一个城池的时候,只需要派几个人去城内交接一下,就算是完成了对这个城市的占领。
在登陆当天,泰格就抵达了临水,然后他就听到了第1摩托化师的1团1营,狂奔110多公里,占领了20个城镇的惊人消息。
“开什么玩笑?一个营!占领了20个城镇?”泰格摘下了手套,拍在了城主曾经办公的桌子上,看着自己的副官难以置信的确认道。
“没错,按照他们的汇报,是这样的……”副官也很无奈,开口解释道:“他们在每个地方都留了大概一个班……战场太混乱了,电报机有限,我们还没办法汇总整个战区大概的战况。”
“贪功冒进……搞不好要吃亏。”泰格忧心忡忡的开口说道:“告诉所有突前的部队!以营为单位收缩兵力!”
郑国虽然是一座破房子,踢一脚就倒了。可即便是如此,这个破房子倒了也是要压死人的!
如果说偌大的一个郑国,连几万真正能打的部队都找不到,那这个国家早就完蛋了。
虽然大唐集团对郑国沿海地区的渗透非常成功,可如果说郑国完全失去了一战之力,连最白痴的人都不会相信。
任由一线部队贪功冒进,肯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泰格不可能任由自己手下人去冒险,那可都是大唐集团培养了许久的精锐,任何损失都是让人心疼的。
“是!”副官听到了泰格的命令之后,立刻应和道。
“更严格一些吧!电令突前的所有部队,遇到敌军反击立刻撤退!不可原地恋战!必须等待后续增援抵达!必须有炮兵部队支援方可一战!”手里捏着大唐最大规模的战斗部队,泰格觉得自己再如何小心都不为过,于是下达了一个更严格的命令。
副官点了点头,又一次应和道:“是!将军!我这就会传达您的命令!”
……
郑国王城,郊外。一座工坊的大门口,几十个士兵已经堵在了这里,一名军官拿着国王陛下的手谕,宣读着这里被占为国有的事实。
“你们怎么可以这样?这可是我们祖孙三代才积累下来的家业,你们说要拿去,怎样也该给我们一个说法吧?”一个年轻人抱着已经被气的不停喘息的老头,哀声质问着那些蛮不讲理的兵丁。
他们自认为自己也给不少官吏上了孝敬,苟且在王城外也算是多少有点儿王法的地方,按时纳税还备受盘剥,怎么也应该有条活路才对。
可事实就是如此的残酷:虽然他们已经如此,可最后依旧还是只有一个鸡飞蛋打的结局。
“让开!这里已经是郑王的产业了!”为首的军官一脸的坏笑,毫无顾忌的呵斥道。
这一次郑王郑同给他们的命令就是收缴那些工厂作坊,全部变为郑同的私产。他的命令下的非常模湖,下面人执行的时候那就有了许多可以操作的空间。
本来,郑同想的是收缴那些重工业作坊:包括冶金炼钢,铸炮造枪之类的企业,好支持他整军备战。
可下面人执行起来就变了味道,那些赚钱的民间作坊,自然也都遭了殃。
眼前的这个作坊就是如此,他们是王城附近最大的一个皮革处理工坊,拥有皮革手艺人超过1000人,赚钱那肯定是赚钱的。
于是乎,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说这里可以成为生产军用皮带,这些郑同的禁军心腹们,就把这个工坊私下里侵吞了。
王城周围,但凡有点儿规模的作坊,没一个能逃过一劫的!做醋的、晒盐的、织布的、磨面的,统统都被强行征用,成了王室的私产。
一阵鸡飞狗跳,郑同这一次算是彻底失了商人的民心。张明急匆匆的请见,郑同找了个借口置之不理,整个王城一时间人心惶惶。
他们还不知道临水城已经变了天,他们还不知道许多地方现在的城头上已经飘起了龙旗。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终究会知道,知道一场风暴即将降临。
在郑同派出心腹,去更远的地方控制那些规模更大的工厂的时候,张明总算是有了面见郑同的机会。
这位权臣虽然威胁着郑同的王权,却也还算有几分本事。他一见面就劝谏郑同道:“陛下!您这么做,恐怕要伤了人心啊!”
“国家已经危在旦夕!不行此非常手段,我也没有什么办法了。”郑同哼了一声,开口为自己的行为辩解道。
一想起自己调查到的那些情报,张明也知道郑同如果这时候再不动手,可能就没机会动手了。于是点了点头,也不再继续在此事上纠缠,开口说道:“既然陛下有了决断,那臣下也无话可说!正如陛下说的,非常之时,当行非常手段……不过臣建议,当‘请’工部庞统庞大人前来,商议后续才是。”
他刻意在请这个字上咬了重音,意思再明显不过。第一是他不信任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庞大人;第二他也确实认为把这么多工厂收归王室,应该有个人统筹规划一下。
听到张明这么说,郑同多少还是满意的。在他看来,至少张明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